冲突

读音

chōng tū

同音字

拼音为chōng的字 拼音为tū的字 拼音为chong的字 拼音为tu的字

基础解释

1.矛盾表面化,发生激烈争斗:武装~。言语~。 2.互相矛盾;不协调:文章的论点前后~。因时间~,会开不成了。

详细解释

  1. 亦作“冲突”。猛冲。

    《清平山堂话本·老冯唐直谏汉文帝》:“﹝ 匈奴 ﹞长驱番兵,奋力冲突。”

  2. 冲袭;突击。指近战。

    《后汉书·刘虞传》:“ 瓚 乃简募鋭士数百人,因风纵火,直衝突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 操 与 马超 隔 渭水 ,每渡 渭 ,輒为 超 骑所衝突。” 宋 叶适 《开禧二年上宁宗皇帝第二札子》:“臣伏覩 建炎 、 绍兴 渡 江 之后,非不欲固守两 淮 、 襄 、 汉 ,而虏人衝突无常,势不暇及。” 刘揆一 《黄花岗之役·黄兴传记》:“战至距离相去二百米达时,敢死队伏而不动;及 清 军追至一百米达,乃奋起衝突, 清 军死至三千餘人。”

  3. 水流冲击堤岸;亦谓水流奔突。

    唐 元稹 《重夸州宅景色》诗:“为问 西州 罗刹 岸,涛头衝突近何如?” 宋 苏轼 《晁错论》:“昔 禹 之治水,凿 龙门 ,决 大河 ,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衝突可畏之患,唯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所,是以得至於成功。”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一》:“桥下水涌流两崖石间,衝突甚急,南来大溪所不及也。”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咸水衝突而起,如 济南 之 趵突泉 然。”

  4. 直闯。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骂胥诗对》:“郡有胥魁,其性刚悍,素为郡人所恶。偶以年劳出职,既府谢而出,跃马还家,道逢道人,衝突而过。”《东周列国志》第一回:“ 宣王 在玉輦之上,打个眼瞇,忽见远远一辆小车,当面衝突而来。”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李壮烈战绩》:“官船钉疏板薄,不能衝突波涛。”

  5. 碰撞;冲撞。

    《魏书·刘洁传》:“此等习俗,放散日久,有似园中之鹿,急则衝突,缓之则定。” 唐 柳宗元 《乞巧文》:“世途昏险,拟步如漆,左低右昂,鬭冒衝突。” 鲁迅 《且介亭杂文·隔膜》:“核其情罪,较冲突仪仗为更重。”

  6. 指冒犯。

    《古今小说·闹阴司司马貌断狱》:“﹝ 司马貌 ﹞八岁纵笔成文,本郡举他应神童,起送至京,因出言不逊,衝突了试官,打落下去。”

  7. 争执;争斗。

    胡适 《在上海》:“我在 西一斋 做了班长,不免有时和学校办事人冲突。” 老舍 《月牙儿》:“看她那个样儿,她不想跟我吵闹,我更没预备着跟她冲突。”

  8. 犹矛盾。

    瞿秋白 《海上述林》卷上:“他们要求文学之中对于这种斗争的描写,要能够发露真正的社会动力和历史的阶级冲突。” 赵树理 《表明态度》:“近几天村里会议过多,因为时间冲突,武装会议还没有召开。”

  9. 文艺理论术语。指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理想愿望及利益等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斗争在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反映。既包括人物与周围环境的冲突,又包括特定环境下人物自身的冲突。冲突是作品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

  10. 心理学名词。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对立的需要同时存在而又处于矛盾中的心理状态。有内部需要与外部限制的冲突,外部需要之间的冲突和内部需要之间的冲突等。

  11. 向前突出。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古榆关》:“墩臺守望,虽鳞次櫛比,而柳栅沙沟,衝突道侧,行旅患之。”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冲突-汉语同义词反义词词典

[同]冲


冲突-中華語文大辭典

衝突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chōng tū

1、他们俩因为停车的问题发生了冲突。

2、使自己快乐。解决内心的冲突,去除心里的结,寻求心灵的平静,涤清你的良知。

3、法律乃是改革的主要力量,是解决冲突的首要渠道。

4、两国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

5、人与人之间的争斗,都是从缺点的冲突开始的,而人与人的合作,则是有点的结合。

6、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冲突,而与陌生人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7、婚姻有时候需要冲突,没有冲突的婚姻,就如同没有危机的国家一样无法想象。

8、没有冲突的婚姻,几乎同没有危机的国家一样难以想象。

9、我不想卷入这场冲突,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10、李刚逞强好胜,常和同学发生冲突。

11、同学之间有了矛盾要及早解决,避免发生正面冲突,影响团结。

12、他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来解决冲突。

13、骇人听闻的利益冲突变得习以为常。

14、两国边界上爆发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

15、这是一个蕴含着不断冲突与流离失所的悲剧的遗产。

16、因为一点儿小事,我便同王小虎冲突起来了。

17、纵横交错的人事关系,盘根错节的矛盾冲突,弄得他寸步难行。

18、人类将再度自取灭亡,这一次是亡于大文明之间的冲突。

19、父亲告诫儿子说,你血气方刚,凡事要忍耐,切勿跟人处处冲突。

20、善于求大同存小异的人,生活中就会少些无谓的冲突,多些欢乐。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chōng tū

1、[辩论]biàn lùn

1.对不同的观点,双方展开争论。 2.法律上指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就案件事实和争议的问题,提出各方的主张及其证据,互相进行辩驳,以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和主张的诉讼制度。辩论是开庭审理的必经程序。

2、[争论]zhēng lùn

各执己见,互相辩论:~不休。

3、[龃龉]jǔ yǔ

上下牙齿不相对应,比喻意见不合,相抵触:双方发生~。也作铻。

4、[争执]zhēng zhí

争论中各持己见,不肯相让:~不下。双方在看法上发生~。

5、[抵触]dǐ chù

跟另一方有矛盾:~情绪。相互~。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有~的时候,应该服从集体利益。

6、[争辩]zhēng biàn

争论;辩论:据理~。

7、[争辨]zhēng biàn

争论辩驳。

8、[争持]zhēng chí

争执而相持不下:为了一件小事双方~了半天。

9、[矛盾]máo dùn

1.矛和盾是古代两种作用不同的武器。古代故事传说,有一个人卖矛和盾,夸他的盾最坚固,什么东西也戳不破;又夸他的矛最锐利,什么东西都能刺进去。旁人问他,“拿你的矛来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没法回答了(见于《韩非子·难一》)。后来“矛盾”连举,比喻言语或行为自相抵触的现象:~百出。他的观点前后有~。 2.因认识不同或言行冲突而造成的隔阂、嫌隙:他们俩的~很深。 3.泛指事物互相抵触或排斥:自相~。 4.辩证法上指客观事物和人类思维内部各个对立面之间的互相依赖而又互相排斥的关系。 5.形式逻辑中指两个概念互相排斥或两个判断不能同时是真也不能同时是假的关系。 6.具有互相排斥的性质:去还是不去,他心里很~。

10、[冲破]chōng pò

突破某种状态、限制等:~封锁。~禁区。~障碍。火光~漆黑的夜空。

11、[摩擦]mó cā

1.物体和物体紧密接触,来回移动。 2.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运动的作用。 3.(个人或党派团体间)因彼此利害矛盾而引起的冲突。

12、[顶牛]dǐng niú

1.骨牌的一种玩法。两家或几家轮流出牌,点数相同的一头互相衔接,接不上的人从手里选一张牌扣下,以终局不扣牌或所扣点数最小者为胜。也叫接龙。 2.比喻争持不下或互相冲突。

反义词

chōng tū

1、[平息]píng xī

1.(风势、纷乱等)消失或停止:风渐渐地~下来。他们的争吵难以~。 2.用武力平定:~叛乱。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