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冰的地窖。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打冰》:“按《事物原会》: 周成王 命凌人掌冰,岁十二月,敕令斩冰纳于凌阴。凌阴者,今之冰窖也。”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冰窖夏亦寒,暗狱昼失亮。” 曹禺 《王昭君》第五幕:“你要得不到单于的欢心,你这一辈子就象掉在冰窖里一样,没人会理睬你的! 昭君 ,你一定得向单于辩白清楚。”
我國古代的淩陰,是最早的人工冷藏室。《詩經》有“鑿冰沖沖”、“納於淩陰”二語。“淩陰”一詞還屢見於《左傳》。《周禮》有“淩人掌冰”的記載。鄭玄注謂冰鑒“如缻,大口,以盛冰,置食物於中,以禦溫氣”。孔穎達疏指出當時已用冰“置之屍床之下,所以寒屍”,則人工制冷已用之於食品貯藏和屍體防腐。《漢書·惠帝紀》載:“秋七月乙亥,未央宮淩室災。”淩室,即冰房。漢末曹操於鄴都築冰井台,“有屋一百四十間,上有冰室,室有數井,井深十五丈,藏冰”,“三伏之日以賜大臣”(《鄴中記》)。後世避暑宮有冰井者,始此。
冰窖-中華語文大辭典冰窖冰窖ㄅ丨ㄥ ㄐ丨ㄠˋbīnɡjiào貯藏冰塊的地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