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佾

读音

liù yì

同音字

拼音为liù的字 拼音为yì的字 拼音为liu的字 拼音为yi的字

基础解释

1.周 诸侯所用乐舞之格局:六列,每列六人,共三十六人;或云,每列八人,六列共四十八人。《左传·隐公五年》:“公问羽数於 众仲,对曰:‘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公从之,於是初献六羽,始用六佾也。”杜预 注:“六六三十六人。”孔颖达 疏:“何休 説如此,服虔 以用六为六八四十八人。”《公羊传·隐公五年》、《穀梁传·隐公五年》皆谓“天子八佾,诸公六佾,诸侯四佾。”说与《左传》不同。后世遂以为公爵重臣的乐舞格局。汉 潘勗《册魏公九锡文》:“是用锡君轩悬之乐,六佾之舞。”《北史·宇文护传》:“五年,詔赐 护 轩悬之乐,六佾之舞。” 2.夏 代天子之乐舞格局。《淮南子·齐俗训》:“夏后氏 其社用松、祀户,葬墙置翣,其乐夏籥九成、六佾六列、《六英》。”

详细解释

  1. 周 诸侯所用乐舞之格局:六列,每列六人,共三十六人;或云,每列八人,六列共四十八人。

    《左传·隐公五年》:“公问羽数於 众仲 ,对曰:‘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公从之,於是初献六羽,始用六佾也。” 杜预 注:“六六三十六人。” 孔颖达 疏:“ 何休 説如此, 服虔 以用六为六八四十八人。”《公羊传·隐公五年》、《穀梁传·隐公五年》皆谓“天子八佾,诸公六佾,诸侯四佾。”说与《左传》不同。后世遂以为公爵重臣的乐舞格局。 汉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是用锡君轩悬之乐,六佾之舞。”《北史·宇文护传》:“五年,詔赐 护 轩悬之乐,六佾之舞。”

  2. 夏 代天子之乐舞格局。

    《淮南子·齐俗训》:“ 夏后氏 其社用松、祀户,葬墙置翣,其乐夏籥九成、六佾六列、《六英》。”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六佾-汉语大词典

六佾1.周诸侯所用乐舞之格局:六列,每列六人,共三十六人;或云,每列八人,六列共四十八人。
●《左传·隐公五年》:“公问羽数于众仲,对曰:‘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公从之,于是初献六羽,始用六佾也。”
杜预注:“六六三十六人。”
●孔颖达疏:“何休说如此,服虔以用六为六八四十八人。”
●《公羊传·隐公五年》、《谷梁传·隐公五年》皆谓“天子八佾,诸公六佾,诸侯四佾。”
●说与《左传》不同。后世遂以为公爵重臣的乐舞格局。
●汉潘勖《册魏公九锡文》:“是用锡君轩悬之乐,六佾之舞。”
●《北史·宇文护传》:“五年,诏赐护轩悬之乐,六佾之舞。”
2.夏代天子之乐舞格局。
●《淮南子·齐俗训》:“夏后氏其社用松、祀户,葬墙置翣,其乐夏籥九成、六佾六列、《六英》。”

六佾-辞源3

【六佾】古代諸侯所用的樂舞,舞者分六列。每列六人,計三十六人。左傳 隱五年:“於是初獻六羽,始用六佾也。”參見“八佾”。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liù yì

1、学童身着汉服献演古老的“六佾舞”。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