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督

读音

cuī dū

同音字

拼音为cuī的字 拼音为dū的字 拼音为cui的字 拼音为du的字

基础解释

催促,督促。《三国志·蜀志·李严传》:“九年春,亮 军 祁山,平 催督运事。”《南史·邓元起传》:“元起 曰:‘朝廷万里,军不卒至,若寇贼浸淫,方须扑讨,董督之任,非我而谁?何事忽忽,便相催督。’”清 柴绍炳《苦妇弃儿叹》诗:“侵晨起催督,前驱散军门。散军在须臾,逼迫恶容辞。”

详细解释

  1. 催促,督促。

    《三国志·蜀志·李严传》:“九年春, 亮 军 祁山 , 平 催督运事。”《南史·邓元起传》:“ 元起 曰:‘朝廷万里,军不卒至,若寇贼浸淫,方须扑讨,董督之任,非我而谁?何事忽忽,便相催督。’” 清 柴绍炳 《苦妇弃儿叹》诗:“侵晨起催督,前驱散军门。散军在须臾,逼迫恶容辞。”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催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催督ㄘㄨㄟ ㄉㄨcuī dū催促、督促。《南史.卷五五.鄧元起傳》:「朝廷萬里,軍不卒至,若寇賊浸淫,方須撲討,董督之任,非我而誰?何事怱怱便相催督。」《三國演義.第六回》:「如有行得遲者,背後三千軍催督,軍手執白刃,於路殺人。」

催督-汉语大词典

催督催促,督促。
●《三国志·蜀志·李严传》:“九年春,亮军祁山,平催督运事。”
●《南史·邓元起传》:“元起曰:‘朝廷万里,军不卒至,若寇贼浸淫,方须扑讨,董督之任,非我而谁?何事忽忽,便相催督。’”
●清柴绍炳《苦妇弃儿叹》诗:“侵晨起催督,前驱散军门。散军在须臾,逼迫恶容辞。”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