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午正午;中午。停,通“亭”。●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三峡﹞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宋梅尧臣《庖烟》诗:“湿薪烧尽日停午,试问霏霏何处浮。”●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九:“尝试保和殿,未停午,众方执笔着想,闻有投卷者。”
【停午】正午。水經注三四 江水:“自 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見曦月。”太平御覽五三引作 盛弘之 荆州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