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首伏地,多表示恐惧屈服或极端崇敬。
《六韬·发启》:“弭耳俯伏。” 汉 贾谊 《新书·阶级》:“吏民尝俯伏以敬畏之矣。”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阴隐客》:“至一大门,势侔楼阁,门有数人俯伏而候。”《红楼梦》第一○五回:“ 贾赦 等听见,俱俯伏在地。” 鲁迅 《铸剑》:“这时满城都议论着国王的游山,仪仗,威严,自己得见国王的荣耀,以及俯伏得有怎么低,应该采作国民的模范等等。”
弯着身子。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 胥 ( 伍子胥 )乃张弓布矢欲害使者,使者俯伏而走。”
俯伏ㄈㄨˇ ㄈㄨˊfǔfú趴在地上;臉朝下趴著,以示尊敬、屈服。[例]~痛哭|見天子則~於地,以示敬畏。
俯伏-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俯伏ㄈㄨˇ ㄈㄨˊfǔ fú趴在地上。《史記.卷六九.蘇秦傳》:「蘇秦之昆弟妻嫂側目不敢仰視,俯伏侍取食。」《紅樓夢.第六三回》:「賈珍父子忙按禮換了凶服,在棺前俯伏。」
fǔ fú
1、今夜吾奉母命带懿旨宣读,神人俯伏,静听宣旨。
fǔ fú
1、[尺蠖]chǐ huò
昆虫。尺蠖蛾科昆虫幼虫的统称。种类很多。虫体细长,行动时身体上弯成弧形,像用大拇指和中指量距离一样,故名。完全变态。成虫称为尺蠖蛾。危害果树、茶树、桑树、棉花和林木等。常见的如枣尺蠖、茶尺蠖、桑尺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