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俊洒脱,超群拔俗。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自序》:“制礼乐,则考六艺祗庸之德;躬南面,则援俊逸辅相之材。” 唐 杜甫 《春日忆李白》诗:“ 清 新庾开府 ,俊逸 鲍参军 。” 清 陈其元 《庸闲斋笔记·蒋振生书法论》:“ 右军 人品高,故其书瀟洒俊逸。” 老舍 《四世同堂》第二部五十:“它们的羽毛是那么光洁,姿态是那么俊逸,再配上那红的墙,绿的柏,与金瓦的宫殿,真是仙境中的仙鸟。”
指超群拔俗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穷达》:“俊逸縶滞,其有憾乎?” 明 李贽 《寄方子及提学》诗:“此方多俊逸,长养报明时。” 明 陈子龙 《送宋子建应试金陵随至海州成婚》诗:“ 南朝 多俊逸, 东府 最风流。”
俊逸ㄐㄩㄣˋ ㄧˋjùn yì瀟灑瀟灑、灑脫灑脫形容人容貌俊秀,才藝超群。唐.杜甫〈春日憶李白〉詩:「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初刻拍案驚奇.卷二》:「看他腰間沉重,語言溫謹,相貌俊逸,身材小巧,諒道不是歹人。」
俊逸-中華語文大辭典俊逸俊逸ㄐㄩㄣˋ 丨ˋjùnyì才能出眾,態度瀟灑。[例]~之才|文筆~。
jùn yì
1、他的诗词,感时抚事,直抒胸臆,清新俊逸,意境深邃。
jùn yì
1、[潇洒]xiāo sǎ
(神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风姿~。这幅画构思别致,笔墨~。
2、[洒脱]sǎ tuō
(言谈、举止、风格)自然;不拘束。
3、[飘逸]piāo yì
1.洒脱,自然,与众不同:神采~。字体凝重而~。 2.飘浮;飘散:白云~。院子里~着花香。
4、[超脱]chāo tuō
1.不拘泥成规、传统、形式等:性格~。他的字不专门学一家,信笔写来,十分~。 2.超出;脱离:~现实。~尘世。 3.解脱;开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