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养

读音

gōng yǎng

同音字

拼音为gōng的字 拼音为yǎng的字 拼音为gong的字 拼音为yang的字

基础解释

供给生活所需;赡养或抚养。

详细解释

  1. 指奉养的物品。

    《战国策·韩策二》:“臣有老母,家贫,客游以为狗屠,可旦夕得甘脆以养亲。亲供养备,义不敢当 仲子 之赐。”《礼记·月令》:“﹝季秋之月﹞收禄秩之不当,供养之不宜者。” 郑玄 注:“熊蟠之属。”

  2. 培养,滋养。

    《左传·昭公十二年》:“内外倡和为忠,率事以信为共,供养三德为善。”

  3. 赡养,侍奉。

    《汉书·翟方进传》:“身既富贵,而后母尚在, 方进 内行修饰,供养甚篤。” 晋 李密 《陈情事表》:“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明 都穆 《都公谈纂》卷上:“ 潞公 吴夫人 尚在,年已八十,瞽双目,无人供养。”

  4. 泛指养活。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焦大郎 ﹞尽心竭力,供养着他两个。”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难道皇帝不也是要百姓们供养。”

  5. 奉祀;摆设供品。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中元节》:“十五日供养祖先素食。”《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 张学究 夫妻两口儿,打点祭物,同 安住 去坟上祭扫;到坟前,将祭物供养。”

  6. 指供品。

    《西游记》第四五回:“想是 三清爷爷 圣驾降临,受用了这些供养。”

  7. 佛教称以香花、明灯、饮食等资养三宝(佛、法、僧)为“供养”,并分财供养、法供养两种。香花、饮食等为财供养;修行、利益众生叫法供养。供养就是礼佛,或施舍僧人、斋僧的意思。

  1. 指奉养的物品。

    《战国策·韩策二》:“臣有老母,家贫,客游以为狗屠,可旦夕得甘脆以养亲。亲供养备,义不敢当 仲子 之赐。”《礼记·月令》:“﹝季秋之月﹞收禄秩之不当,供养之不宜者。” 郑玄 注:“熊蟠之属。”

  2. 培养,滋养。

    《左传·昭公十二年》:“内外倡和为忠,率事以信为共,供养三德为善。”

  3. 赡养,侍奉。

    《汉书·翟方进传》:“身既富贵,而后母尚在, 方进 内行修饰,供养甚篤。” 晋 李密 《陈情事表》:“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明 都穆 《都公谈纂》卷上:“ 潞公 吴夫人 尚在,年已八十,瞽双目,无人供养。”

  4. 泛指养活。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焦大郎 ﹞尽心竭力,供养着他两个。”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难道皇帝不也是要百姓们供养。”

  5. 奉祀;摆设供品。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中元节》:“十五日供养祖先素食。”《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 张学究 夫妻两口儿,打点祭物,同 安住 去坟上祭扫;到坟前,将祭物供养。”

  6. 指供品。

    《西游记》第四五回:“想是 三清爷爷 圣驾降临,受用了这些供养。”

  7. 佛教称以香花、明灯、饮食等资养三宝(佛、法、僧)为“供养”,并分财供养、法供养两种。香花、饮食等为财供养;修行、利益众生叫法供养。供养就是礼佛,或施舍僧人、斋僧的意思。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供养-中華語文大辭典

供養

供养-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供養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gōng yǎng

1、王大妈一家节衣缩食,供养儿子上学。

2、通过勤工俭学,我可以减轻父母的经济供养压力。

3、刘叔叔辛勤劳动,供养全家的生活。

4、王大妈一家节衣缩食,供养儿子上学。

5、父母辛勤工作,供养孩子的衣食住行。

6、我们应该珍惜自然资源,守护好给予我们供养的大地。

7、父母供养我们并不容易,我们应该懂得感恩并努力奋斗。

8、我们应该珍惜父母的辛劳,努力学习来回报他们的供养。

9、张阿姨努力工作,供养两个孩子的学费。

10、陈奶奶节衣缩食,供养孙子的学费。

11、王爷爷省吃俭用,供养孙子上大学。

12、父母的供养是对我们最大的关爱和支持。

13、经过努力学习,我能够自力更生,不再依赖父母的供养。

14、爷爷奶奶勤劳工作,供养着我们一家的生活。

gòng yǎng

1、王大妈一家节衣缩食,供养儿子上学。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gōng yǎng

1、[赡养]shàn yǎng

成年子女对父母或晚辈对长辈在物质上帮助和生活上照顾。《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不得虐待或遗弃。

2、[供奉]gòng fèng

1.敬奉;供养:~神佛。~父母。 2.以某种技艺侍奉帝王的人:内廷~。

3、[抚养]fǔ yǎng

爱护并教养:~子女。

4、[侍奉]shì fèng

侍候奉养(长辈):~父母。~老人。

5、[抚育]fǔ yù

1.照料、教育儿童,使健康地成长:~孤儿。 2.照管动植物,使很好地生长:~幼畜。~森林。

6、[奉养]fèng yǎng

侍奉和赡养(父母或其他尊亲):~二老。

7、[待养]dài yǎng

持养,保养。《墨子·非命下》:“下以待养百姓。”孙诒让 间诂引 王念孙 曰:“待养当为持养……《荀子·荣辱篇》曰:‘以相群居,以相持养。’杨倞 注:‘持养,保养也。’”三国 魏 曹操《赠给灾民令》:“老耄须待养者,年九十已上,復不事,家一人。”《三国志·吴志·孙坚传》“又徙 下邳 丞”裴松之 注引《江表传》:“乡里知旧,好事少年,往来者常数百人,坚 接抚待养,有若子弟焉。”

8、[扶养]fú yǎng

1.扶助供养。 2.抚 养。

gòng yǎng

1、[赡养]shàn yǎng

成年子女对父母或晚辈对长辈在物质上帮助和生活上照顾。《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不得虐待或遗弃。

2、[供奉]gòng fèng

1.敬奉;供养:~神佛。~父母。 2.以某种技艺侍奉帝王的人:内廷~。

3、[抚养]fǔ yǎng

爱护并教养:~子女。

4、[侍奉]shì fèng

侍候奉养(长辈):~父母。~老人。

5、[抚育]fǔ yù

1.照料、教育儿童,使健康地成长:~孤儿。 2.照管动植物,使很好地生长:~幼畜。~森林。

6、[奉养]fèng yǎng

侍奉和赡养(父母或其他尊亲):~二老。

7、[待养]dài yǎng

持养,保养。《墨子·非命下》:“下以待养百姓。”孙诒让 间诂引 王念孙 曰:“待养当为持养……《荀子·荣辱篇》曰:‘以相群居,以相持养。’杨倞 注:‘持养,保养也。’”三国 魏 曹操《赠给灾民令》:“老耄须待养者,年九十已上,復不事,家一人。”《三国志·吴志·孙坚传》“又徙 下邳 丞”裴松之 注引《江表传》:“乡里知旧,好事少年,往来者常数百人,坚 接抚待养,有若子弟焉。”

8、[扶养]fú yǎng

1.扶助供养。 2.抚 养。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