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阳光。
《文选·王粲<从军诗>之三》:“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餘暉。” 李善 注:“餘暉,言将夕也。” 唐 戴叔伦 《山居即事》诗:“巖云掩竹扉,去鸟带餘暉。”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三章:“第二天,他们把扫帚肩到 汤河口 交货的时候,落日的余暉已经映红 终南山 的峰颠了。”
充足的光辉。
《文选·陆机<拟明月何皎皎>诗》:“安寝北堂上,明月入我牗。照之有餘暉,揽之不盈手。” 吕延济 注:“明月入於我牎牗之中……照则光暉有餘。” 晋 张华 《中宫所歌》:“遗荣参日月,百世仰餘暉。”
比喻天子恩泽。
《文选·王俭<褚渊碑文>》:“曖有餘暉,遥然留想。” 刘良 注:“餘暉,天子恩光。”
余晖 yú huī❶ 傍晚的阳光。
❷ 充足的光辉。
❸ 比喻天子恩泽。同义词:夕晖 落晖 落景 落照 夕曛 夕照 斜晖 斜曛 斜照 余光 余晖 余明
余晖(余辉)yúhuī
名傍晚的阳光:太阳落山了,只剩下一抹~。
yú huī
1、夕阳的余晖为大海蔚蓝的衣裙加上了一条金色的流苏。
2、余晖升起,阳光再现。抬头仰望,天空依旧那么蓝。
3、落日余晖离开了峰顶,谷内暮色苍茫。
4、在日落的余晖中,他感到自己汗毛直坚,浑身打战。
5、他抬起手腕,在落日的最后余晖中看了看自己的金表。
6、窗户透进的夕阳余晖将她棕褐的披肩发染成了金色。
7、斜阳西下,只留下一抹余晖。
8、落日余晖下的校园里又多了一个踽踽独行的零余者。
9、斜阳下,琉璃打着余晖,撑亮一小方檐牙,暴露出未经修复的事实。
10、网在落日余晖中银光光金闪闪。
11、余晖映照茫茫大地,一碧千里,夕阳残照,天边彤云弥漫。
12、下午夕阳余晖中,三男一女慢慢的向近在咫尺的玉海城走去。
13、浅岛,湄洲岛,寰岛,雷州岛,余晖岛。
14、夕阳余晖下,青海湖更显出骄艳气质。
15、余晖撒在镜面,反射点点吉光片羽,说不出的宁静温馨。
16、夕阳最后的余晖射在海面上,浮光跃金,千里不绝。
17、落日余晖中走进来两位相互搀扶的长者。
18、黄昏时分,斜阳余晖返照山光水色,交织成一幅飘动着的画面,瑰丽无比。
19、余晖撒在镜面,反射点点吉光片羽,说不出的宁静温馨。
20、黄昏的夕阳昏昏沉沉的划过男生的脸庞,是那么柔和而舒服,男生在余晖下却是显得那么得纯真而朴质。
yú huī
1、[余光]yú guāng
1.充足的光辉。《列子·周穆王》:“东极之北隅有国曰 阜落之国,其土气常燠,日月餘光之照。其土不生嘉苗。”《三国志·蜀志·秦宓传》:“诚知昼不操烛,日有餘光,但愚情区区,贪陈所见。” 2.谓多馀之光。《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臣闻贫人女与富人女会绩,贫人女曰:‘我无以买烛,而子之烛光幸有餘,子可分我餘光,无损子明而得一斯便焉。’今臣困而君方使 秦 而当路矣。茂 之妻子在焉,愿君以餘光振之。”后遂用为美称他人给予的恩惠福泽。《北齐书·魏收传》:“会 司马子如 奉使霸朝,收 假其餘光。”宋 曾巩《贺转运状》:“巩 备官於此,託庇云初。将承望於餘光,但欣愉於懦思。”清 顾炎武《答李子德书》:“更希餘光下被,俾莫年迂叟得自遂於天空海阔之间,尤为知己之爱也。” 3.指落日的光芒。三国 魏 阮籍《咏怀》之八:“灼灼西頽日,餘光照我衣。”唐 杜甫《柴门》诗:“长影没窈窕,餘光散谽谺。”清 陈梦雷《西郊杂咏》之二:“餘光闇将夕,零露沾我衣。” 4.喻指美德、威势所显现或留下的影响。宋 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餘光者,盖亦有年矣。”明 李东阳《江都县学科贡题名记》:“后进之士仰遗风,慕餘光,志感行励,必有勃然于此者。”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续记》:“近两年来,大开了印卖遗著的风气,虽是期刊,也常有死人和活人合作的,但这已不是先前的所谓‘骸骨的迷恋’,倒是活人在依靠死人的余光,想用‘死 诸葛 吓走生 仲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