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化:损害教化。
败俗:败坏风俗。
伤化败俗败坏教化和风俗。
●《汉书·货殖传》:“又况掘冢搏掩,犯奸成富,曲叔、稽发、雍乐成之徒,犹复齿列,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
●《三国志·吴志·孙休传》:“夫所尚不惇,则伤化败俗。”
●《周书·苏绰传》:“若有深奸巨猾,伤化败俗,悖乱人伦,不忠不孝,故为背道者,杀一利百,以清王化,重刑可也。”亦作“伤教败俗”。
●明马中锡《罪言》:“今诸小道家浅陋无理,葬得善地,虽杀人巨盗,亦可获福;课得美占,虽弑父与君,亦无大害。伤教败俗,莫过于此。”
伤化败俗
【拼音】:shāng huà bài sú
解释
指败坏教化和风俗。
出处
《汉书·货殖传》:“又况掘冢搏掩,犯奸成富,曲叔、稽发、雍乐成之徒,犹夏齿列,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
示例
若有深奸巨猾,~,悖乱人伦,不忠不孝,故为背道者,杀一利百,以清王化,重刑可也。 ★《周书·苏绰传》
近义词
伤风败俗、伤风败化、败俗伤风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多用来遣责
唐-令狐德棻等--《周书·苏绰传》:若有深奸巨猾,伤化败俗,悖乱人伦,不忠不孝,故为背道者,杀一利百,以清王化,重刑可也。
西晋-陈寿-四八-《三国志·三嗣主传》:(诏曰)自建兴以来,时事多故,更民颇以目前趋务,去本就末,不循古道。夫所尚不惇,则伤化败俗。
唐-令狐德棻等--《周书·苏绰传》:若有深奸巨猾,伤化败俗,悖乱人伦,不忠不孝,故为背道者,杀一利百,以清王化,重刑可也。
西晋-陈寿-四八-《三国志·三嗣主传》:(诏曰)自建兴以来,时事多故,更民颇以目前趋务,去本就末,不循古道。夫所尚不惇,则伤化败俗。
shāng huà bài sú
1、若有深奸巨猾,伤化败俗,悖乱人伦,不忠不孝,故为背道者,杀一利百,以清王化,重刑可也。 ◎《周书·苏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