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其德

读音

èr sān qí dé

同音字

拼音为èr的字 拼音为sān的字 拼音为qí的字 拼音为dé的字 拼音为er的字 拼音为san的字 拼音为qi的字 拼音为de的字

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二三:不专一。

其:代词,他的。

德:心意,思想。

词典解释

二三其德-教育部成語典【台湾】

二三其德㊣ㄦˋ ㄙㄢ ㄑㄧˊ ㄉㄜˊèr sān qí dé釋義三心二意而沒有一定的節操。左傳・成公十三年:「楚人惡君之二三其德也。」南齊書・卷五十七・魏虜傳:「既與輯和,何容二三其德?」亦作「二三其意」。備註附修訂本參考資料號FL00000015061二三其德㊣ㄦˋ ㄙㄢ ㄑㄧˊ ㄉㄜˊèr sān qí dé釋義三心二意而沒有一定的節操。見《左傳・成公十三年》:「楚人惡君之二三其德也。」《南齊書・卷五七・魏虜列傳》:「既與輯和,何容二三其德?」備註附出現頻次較低的參考成語表號FL00000000510二三其德備註頻10書中國成語大辭典、實用成語辭典(1)(2)(1)、實用分類學生成語辭典(上)(下)、漢語成語考釋詞典、中國成語大辭典、遠流活用成語辭典、成語辨正辭典、同義反義成語詞典、中國成語大辭典、成語典號FL00000032075

二三其德-中华成语大词典

二三其德
【拼音】:èr sān qí dé
解释
二三:不专一。形容三心二意。
出处
《诗经·卫风·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示例
我旧许甘家二郎,因家贫远途,遂绝耗问。近方归,复闻郎家~,背弃前盟。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英》
近义词
三心二意、二三其节
反义词
一心一意
语法
作定语、补语;形容三心二意

出处

引证

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三年》:楚人恶君之二三其德也。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魏虏传》:王上方弘大信于天下,不失臣妾。既与辑和,何容二三其德?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胡综传》:昔乐毅为燕昭王立功于齐,惠王即位,疑夺其任,遂去燕之赵,休烈不亏。彼岂欲二三其德,盖畏功名不建,而惧祸之将及也。

唐-李延寿、李大师--《北史·隋宗室诸王传论》:杨庆二三其德,志在苟生,变本宗如反掌,弃慈母若遗迹,及身而绝,固宜然矣。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英》:我旧许甘家二郎;因家贫远徙,遂绝耗问。近方归,复闻郎家二三其德,背弃前盟。

当代-曹尧德-第二三章-《屈子传》:我无法学张仪、苏秦之辈,朝秦暮楚,二三其德。

故事

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三年》:楚人恶君之二三其德也。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魏虏传》:王上方弘大信于天下,不失臣妾。既与辑和,何容二三其德?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胡综传》:昔乐毅为燕昭王立功于齐,惠王即位,疑夺其任,遂去燕之赵,休烈不亏。彼岂欲二三其德,盖畏功名不建,而惧祸之将及也。

唐-李延寿、李大师--《北史·隋宗室诸王传论》:杨庆二三其德,志在苟生,变本宗如反掌,弃慈母若遗迹,及身而绝,固宜然矣。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英》:我旧许甘家二郎;因家贫远徙,遂绝耗问。近方归,复闻郎家二三其德,背弃前盟。

当代-曹尧德-第二三章-《屈子传》:我无法学张仪、苏秦之辈,朝秦暮楚,二三其德。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