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力求获得,互不相让。
长:首领。
黄池:春秋时地名。
争长黄池
【拼音】:zhēng zhǎng huáng chí
解释
长:首领;黄池:春秋时地名。春秋时吴王、晋王在黄池会面,争做盟长。现比喻争夺权力,占据上风。
出处
《史记·赵世家》:“晋定公三十年,定公与吴王夫差争长于黄池,赵简子从晋定公,卒长吴。”
示例
于时匈奴骄倨,勾吴不朝,既争长于黄池,亦饮马于清渭。(《隋书·裴仁基传》)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唐-魏征等--《隋书·裴仁基传》:于时匈奴骄倨,勾吴不朝,既争长于黄池,亦饮马于清渭。
清-黄宗羲--《称心志序》:夫禹功以燕、许庙堂之笔,而沾沾卷石之华,一花之开落,与桑经郦注,争长黄池,则是狮象捕兔,皆用全力尔。
唐-魏征等--《隋书·裴仁基传》:于时匈奴骄倨,勾吴不朝,既争长于黄池,亦饮马于清渭。
清-黄宗羲--《称心志序》:夫禹功以燕、许庙堂之笔,而沾沾卷石之华,一花之开落,与桑经郦注,争长黄池,则是狮象捕兔,皆用全力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