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 仪形 ”。忠义或节义的行迹。
《淮南子·人间训》:“ 无害子 之虑无中於策,谋无益於国,然而心调於君,有义行也。”《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其外亲有谦素义行者,輒假借温言,赏以财位。”《东观汉记·城阳恭王祉传》:“ 荆州 刺史上其义行,拜 庐江 都尉。”
同“ 仪形 ”。效法。
《史记·赵世家》:“中国者……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
义行(I)同“仪形”。
忠义或节义的行迹。
●《淮南子·人间训》:“无害子之虑无中于策,谋无益于国,然而心调于君,有义行也。”
●《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其外亲有谦素义行者,辄假借温言,赏以财位。”
●《东观汉记·城阳恭王祉传》:“荆州刺史上其义行,拜庐江都尉。”
义行(II)同“仪形”。
效法。
●《史记·赵世家》:“中国者……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