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靠近,挨着。
池:砚池。
学:学习。
书:书法。
临池学书
【拼音】:lín chí xué shū
解释
临:靠近,挨着;池:砚池;书:书法。指刻苦练习书法。
出处
《后汉书·张芝传》:“尤好草书,学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临池学书,水为之黑。”
示例
少不肯~,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 ★明·张岱《家传》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指刻苦学习书法
成语故事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让儿子王献之从小学习练字。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王献之写“大”字让父亲检查,父亲在字上加上一点成为“太”,他跑去问母亲,母亲告诉他只有一点才是真功夫。于是王献之守在家里18个大水缸边练习写字
晋-卫恒--《四体书势》:凡家中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
明-张岱--《家传》: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
唐-房玄龄、褚遂良等--《晋书·王羲之传》: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宋-李吕--《澹轩集·以油烟赠许尉因赋长篇》:换鹅右军肯轻示,五日京兆无人识。临池学书水为黑,不救晋家清淡厄。
唐-房玄龄、褚遂良等--《晋书·卫恒传》:汉兴而有草书……弘农 张伯英者,因而转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晋-卫恒--《四体书势》:凡家中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
明-张岱--《家传》: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
唐-房玄龄、褚遂良等--《晋书·王羲之传》: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宋-李吕--《澹轩集·以油烟赠许尉因赋长篇》:换鹅右军肯轻示,五日京兆无人识。临池学书水为黑,不救晋家清淡厄。
唐-房玄龄、褚遂良等--《晋书·卫恒传》:汉兴而有草书……弘农 张伯英者,因而转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