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中道ㄓㄨㄥ ㄉㄠˋzhōnɡdào1.佛家指無差別、無偏倚,不落二邊的至理為中道。[例]潛心習佛,妙悟~。2.〈書〉半途;中途。[例]~而廢|~折返。3.〈書〉中正的大道。[例]聖人立~以教世人。
中道-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中道ㄓㄨㄥ ㄉㄠˋzhōng dào①道路的中央。《禮記.曲禮上》:「為人子者,居不主奧,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門。」②中正的大道。《孟子.盡心下》:「孔子不得中道而與之,必也狂獧乎!」唐.柳宗元〈時令論下〉:「聖人之為教,立中道以示於後。」③半路、中途。《文選.諸葛亮.出師表》:「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徂。」唐.孟郊〈審交〉詩:「結交若失人,中道生謗言。」④中年。《三國演義.第五四回》:「人若無妻,如屋無梁,豈可中道而廢人倫!」⑤佛教用語:⑴不落入苦行和縱欲兩種極端的修行方法。也就是八正道。《中阿含經.卷五六》:「五比丘!捨此兩邊,有取中道。」⑵對現象的觀察不落入實有或虛無兩種思想的極端。《中論.卷四》:「離有無兩邊,故名為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