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露锋铓

读音

bù lù fēng máng

同音字

拼音为bù的字 拼音为lù的字 拼音为fēng的字 拼音为máng的字 拼音为bu的字 拼音为lu的字 拼音为feng的字 拼音为mang的字

基础解释

比喻才干不外露。

详细解释

  • 【解释】:比喻才干不外露。
  • 【出自】: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寇准)能断大事,不拘小节;有干将器,不露锋芒。”

按字解释

不:表示否定的意义。

露:显露。

锋铓:借指显露出来的锐气和才干。

词典解释

不露锋铓-中华成语大词典

不露锋铓
【拼音】:bù lù fēng huì
解释
比喻才干不外露。
出处
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寇准)能断大事,不拘小节;有干将器,不露锋芒。”
示例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不露锋铓-汉语大词典

不露锋铓比喻才干不外露。
●宋沈括《梦溪续笔谈》:“寇忠愍拜相白麻,杨大年之词,其间四句曰:‘能断大事,不拘小节;有干将之器不露锋铓,怀照物之明而能包纳。’”

出处

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寇准)能断大事,不拘小节;有干将器,不露锋芒。

引证

近代-赵尔巽等--《清史稿》:十七年,京察,诏嘉其不露锋铓,细心任事,予议叙。

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寇准)能断大事,不拘小节;有干将器,不露锋芒。

故事

近代-赵尔巽等--《清史稿》:十七年,京察,诏嘉其不露锋铓,细心任事,予议叙。

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寇准)能断大事,不拘小节;有干将器,不露锋芒。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bù lù fēng máng

1、[锋芒毕露]fēng máng bì lù

毕露:完全显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