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庭ㄅㄨˋ ㄊㄧㄥˊbù tíng①不朝於王庭,指背叛的諸侯不來朝貢。《左傳.隱公十年》:「以王命討不庭。」晉.杜預.注:「下之事上皆成禮於庭中。」也作「不亭」。②不直。也作「不亭」、「弗庭」。
【不庭】左傳 隱十年:“以王命討不庭。”又 成十二年:“謀其不協而討不庭。”注:“下之事上皆成禮於庭中。”背叛不來王庭的稱不庭。國語 周中“以待不庭不虞之患”三國 吳 韋昭 注:“庭,直也;虞,度也。不直,猶不道也。”以不循理爲不庭。韋説較長。參閲 清 洪頤煊 讀書叢錄五 不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