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 陈蕃 为 乐安 太守。郡人 周璆 ,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 蕃 能致之。特为置一榻,去则悬之。后 蕃 为 豫章 太守,在郡不接宾客,唯 徐穉 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见《后汉书·陈蕃传》及《徐穉传》。后遂谓礼遇宾客为“下榻”。
南朝 梁 沉约 《和谢宣城》诗:“宾至下尘榻,忧来命緑樽。” 唐 刘长卿 《送贾三北游》诗:“亦知到处逢下榻,莫滞秋风西上期。” 元 王子一 《误入桃源》第一折:“他都是井中蛙妄称尊大,比 周公 不握髮,比 陈蕃 不下榻。”
寄居;住宿。
宋 陆游 《寄张真父舍人》诗:“犹能下榻否,拟卜 瀼西 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翩翩》:“女曰:我出家人,居有山洞,可以下榻,颇不畏虎狼。” 杨朔 《东风第一枝·两洋潮水》:“我们下榻的旅馆又恰恰面临着大洋,日里夜里,耳边上总是响着一片风涛的声音。”
下榻下榻ㄒ丨ㄚˋ ㄊㄚˋxiàtà暫住或住宿的代稱。[例]~酒店|~五星級飯店。
下榻-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下榻ㄒㄧㄚˋ ㄊㄚˋxià tà漢朝南昌太守陳蕃,不喜賓客,惟敬重徐稚,特設一榻,徐來則放下接待,去則懸起。見《後漢書.卷五三.徐稺傳》。指禮賢下士,留客歇宿。後指投宿、住宿。《三國演義.第四回》:「使君寬懷安坐,今晚便可下榻草舍。」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八齣》:「我二人不回寓,就下榻此間了。」
xià tà
1、他们在下榻的旅馆里相敬如宾,得到了大家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