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表示极多。
口: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饮食的器官。
一:相同。
辞:文词;词语。
万口一辞
【拼音】:wàn kǒu yī cí
解释
千千万万人说同样的话。比喻意见一致。
出处
唐·孙樵《武皇遗剑录》:“群疑胶牢,万口一辞。”
示例
~,不可破也。 ★明·李贽《题孔子像于芝佛院》
近义词
众口一词、异口同声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比喻意见一致
元-谢应芳--《诸士友陈言陆同知诬枉事启》:昔颂德于三江五湖之上,今称冤于万口一辞之间。
明-李贽--《续焚书·题孔子像于芝佛院》:万口一辞,不可破也。
当代-二月河-三部三二回-《雍正皇帝》:现在万口一辞,又有煌煌明诏,如果不温不火又放下来,群下以为朝廷只是虚声恫吓,难以杜绝党援营私之风。
当代-范文澜、蔡美彪等-第四编第三章第一节-《中国通史》:现在万口一词,愿立永康王,不可更改。
元-谢应芳--《诸士友陈言陆同知诬枉事启》:昔颂德于三江五湖之上,今称冤于万口一辞之间。
明-李贽--《续焚书·题孔子像于芝佛院》:万口一辞,不可破也。
当代-二月河-三部三二回-《雍正皇帝》:现在万口一辞,又有煌煌明诏,如果不温不火又放下来,群下以为朝廷只是虚声恫吓,难以杜绝党援营私之风。
当代-范文澜、蔡美彪等-第四编第三章第一节-《中国通史》:现在万口一词,愿立永康王,不可更改。
wàn kǒu yī cí
1、万口一辞,不可破也。 ◎明·李贽《题孔子像于芝佛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