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衣:衣服,衣裳。
带:束衣之带。
水:水。
一衣带水
【拼音】:yī yī dài shuǐ
解释
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出处
《南史·陈后主纪》:“我为百姓父母,岂可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示例
香港地方,同中国大陆相离,仅仅隔~。 ★鲁迅《而已集·略谈香港》
近义词
一水之隔、近在咫尺、近在眉睫
反义词
天各一方、天涯海角、万水千山
语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距离近
英文
narrow strip of water
日文
一衣帯水(いちいたいすい)
德文
ein Wasserstreifen
【成语故事】:公元581年,杨坚取代北周称帝,建立了隋朝,称隋文帝,统一北方后,面对长江以南的陈朝就想统一全国,他经常对手下人说:“我是老百姓的父母,难道因为像衣带似的长江就能挡住我去拯救那里的老百姓吗?”于是出兵渡江灭掉陈朝
北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李建及传》:汴将贺壞攻德胜南城,以战船十馀艘,竹笮维之,扼断津路,王师不得渡……建及被重铠,执稍呼曰:“岂有一衣带水,纵贼如此!”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一六•太祖开宝八年》:美受诏,提骁果数万人,期于必胜,岂限此一衣带水而不径度乎?
宋-周密--《癸辛杂识·华岳阿房基》:五岳惟华岳极峻,直上四十五里,遇无路处皆挽铁絙以上。有西岳庙在山顶,望黄河一衣带水耳。
清-长白浩歌子--《萤窗异草·续念秧》:至于浙中故乡,先人之敝庐,与尊府相距只一衣带水耳。
现代-李洱-三部-《花腔》:在船上,我给稻田润一做了许多思想工作。我告诉他,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应该是友好邻邦。
明-归有光--《送同年李观甫之任江浦序》:高皇帝定鼎,特以六合分为江浦,以为两县,而属之京兆。盖以畿辅重地,不当为一衣带水所隔。
现代-王火-(二)卷三-《战争和人》:两人虽在两个国家,一衣带水,相隔几千里,但不断的钟声,使两人心心相通,情谊永存。
现代-冰心--《樱花和友谊》:消息传来,隔着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人民都感到非常的高兴。
北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李建及传》:汴将贺壞攻德胜南城,以战船十馀艘,竹笮维之,扼断津路,王师不得渡……建及被重铠,执稍呼曰:“岂有一衣带水,纵贼如此!”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一六•太祖开宝八年》:美受诏,提骁果数万人,期于必胜,岂限此一衣带水而不径度乎?
宋-周密--《癸辛杂识·华岳阿房基》:五岳惟华岳极峻,直上四十五里,遇无路处皆挽铁絙以上。有西岳庙在山顶,望黄河一衣带水耳。
清-长白浩歌子--《萤窗异草·续念秧》:至于浙中故乡,先人之敝庐,与尊府相距只一衣带水耳。
现代-李洱-三部-《花腔》:在船上,我给稻田润一做了许多思想工作。我告诉他,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应该是友好邻邦。
明-归有光--《送同年李观甫之任江浦序》:高皇帝定鼎,特以六合分为江浦,以为两县,而属之京兆。盖以畿辅重地,不当为一衣带水所隔。
现代-王火-(二)卷三-《战争和人》:两人虽在两个国家,一衣带水,相隔几千里,但不断的钟声,使两人心心相通,情谊永存。
现代-冰心--《樱花和友谊》:消息传来,隔着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人民都感到非常的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