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臧一否

读音

yī zāng yī pǐ

同音字

拼音为yī的字 拼音为zāng的字 拼音为yī的字 拼音为fǒu的字 拼音为yi的字 拼音为zang的字 拼音为yi的字 拼音为fou的字

基础解释

臧:善,好。一吉一凶。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一: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臧:好。

否:恶。

词典解释

一臧一否-中华成语大词典

一臧一否
【拼音】:yī zāng yī pǐ
解释
臧:善,好。一吉一凶。
出处
《左传·昭公五年》:“国之守龟,其何事不卜,一臧一否,其谁能常之。”
示例
贤良文学,辩论甚详,然处升平之代,是古则理高;居多务之时,非今则事阙。~,故悉存焉。 ★唐·杜佑《通典》卷四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出处

引证

元-袁俊翁--《四书疑节·论语一》:以贞谅对言者,此谅字不足为美;以直谅多闻并言者,此谅字纯乎其为美。一臧一否,圣人立言,各有攸当也。

明-郑文康--《送祝以节序》:夫三人皆儒业,祭酒博士皆儒官,一臧一否,若是之远哉!

唐-杜佑-卷四-《通典》:贤良文学,辩论甚详,然处升平之代,是古则理高;居多务之时,非今则事阙。一臧一否,故悉存焉。

故事

元-袁俊翁--《四书疑节·论语一》:以贞谅对言者,此谅字不足为美;以直谅多闻并言者,此谅字纯乎其为美。一臧一否,圣人立言,各有攸当也。

明-郑文康--《送祝以节序》:夫三人皆儒业,祭酒博士皆儒官,一臧一否,若是之远哉!

唐-杜佑-卷四-《通典》:贤良文学,辩论甚详,然处升平之代,是古则理高;居多务之时,非今则事阙。一臧一否,故悉存焉。

造句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