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韊】30画 4452·7 lán ㄌㄢˊ 落干切,平,寒韻,來。元部。革製的箭筒。廣韻作“䪍”。史記七七 魏公子傳:“趙王及 平原君自迎公子於界,平原君負韊矢爲公子先引。”索隱:“韊音蘭,謂以盛矢,如今之胡簏而短也。”
韊-中華大字典1、韊釋文:同蘭。《史記信陵君傳》:平原君負~矢爲公子先引。《索隱》:~音蘭。謂以盛矢。如今之胡簏而短也。〔古今韻會舉要引作蘭。廣韻集韻類篇書作䪍。正字通云。俗作䪍〕。
lán
1、[负韊]fù lán
亦作“负籣”。《史记·魏公子列传》:“赵王 及 平原君 自迎公子於界,平原君 负韊矢,为公子先行。”裴駰 集解引 吕忱 曰:“韊盛弩矢。”后以“负韊”指背负革制的箭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