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ǎn
1、[赕賨]dǎn cóng
指南方地区贡赋的钱财。
2、[赕佛]dǎn fó
我国信奉佛教的某些少数民族向庙宇捐献财物,求佛消灾赐福。
3、[赕物]dǎn wù
南方少数民族向朝廷输纳的货物。
4、[责赕]zé dǎn
古代统治者以要少数民族赎罪为名,勒索钱财。
5、[赕布]dǎn bù
指南方少数民族向朝廷输纳布帛。
6、[越赕]yuè dǎn
见“越睒”。
7、[赕钱]dǎn qián
指南方少数民族的钱财。清 陈维崧《赠李研斋太史》诗:“此时二月粉水香,巴 僮 巴 女发浩倡。賧钱夜市 成都 酒,歈歌春赛 武都 王。”清 昭槤《啸亭杂录·李壮烈战迹》:“蔡牵 以賧钱四百餘万遍豢 闽 中将卒,诸将遂解体,不为力战。”
8、[邆赕]téng dǎn
见“邆睒”。
9、[输赕]shū dǎn
捐献财物。
10、[赕税]dǎn shuì
古代统治者向南方少数民族征收的赋税。
11、[租赕]zū dǎn
以纳税赎罪。
12、[赕罚]dǎn fá
古代统治者向南方少数民族以赎罪的名义征敛财物。《资治通鉴·宋明帝泰豫元年》:“攸之 賧罚羣蛮太甚,又禁 五溪 鱼盐,蛮怨叛。”胡三省 注引 何承天《纂文》:“賧,蛮夷赎罪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