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瘂】13画 0011·2 yǎ ㄧㄚˇ 烏下切,上,馬韻,影。不能言語或聲音嘶啞。同“啞”。南齊書 蕭坦之傳:“坦之肥黑無鬚,語聲嘶,時人號爲 蕭瘂。”
瘂-中華大字典1、瘂讀音:倚下切,音啞,馬韻。釋文:瘖~也。見《玉篇》。
〔按廣韻云。啞。不言也。~、漎、竝同。正字通云。~與瘖。音別義同。喉頭爲發聲器。有環狀輭骨與盃狀輭骨。跨于盃狀軟骨與環狀軟骨前部。又有彈性帶二條。左右並列。謂之聲帶。聲帶因氣息之通行而震動。傳于空氣而成聲。倘聲帶生來不完全。卽不能發聲。此永久性之~也。如因喉風喉痺楊梅毒雙喉喉癬喉痧等證。以致聲~。此暫時性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