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弊摋。即杂糅,不同的事物混杂在一起
独浮游无方之外,不与物相弊摋。——《淮南子》
另见 sà
〈动〉
侧手击
万臂摋 仇牧,碎其首。——《公羊传·庄公十二年》
按揉
有老僧以手背摋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陶庵梦忆·金山夜戏》
灭除
豪俊翁,咄叱民从贼首摋。——《水浒全传》
另见 shā
〈名〉
弊摋。即杂糅,不同的事物混杂在一起
独浮游无方之外,不与物相弊摋。——《淮南子》
另见 sà
〈动〉
侧手击
万臂摋 仇牧,碎其首。——《公羊传·庄公十二年》
按揉
有老僧以手背摋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陶庵梦忆·金山夜戏》
灭除
豪俊翁,咄叱民从贼首摋。——《水浒全传》
另见 shā
摋摋1ㄕㄚshāㄙㄚˋsà〈書〉側手擊。[例]萬臂~仇牧,碎其首(《公羊傳‧莊公十二年》)。摋摋2ㄕㄚshā〈書〉揉雜。[例]不與物相弊~(漢‧劉安《淮南子‧俶真》)。
摋-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摋㈠手1114ㄙㄚˋsà動側手擊打。《公羊傳.莊公十二年》:「萬臂摋仇牧碎其首。」漢.何休.注:「側手曰摋。」摋㈡手1114ㄕㄚshā動雜揉。《淮南子.俶真》:「獨浮游無方之外,不與物相弊摋。」
shā
1、[拔摋]bá shā
分散。
2、[抹摋]mǒ shā
亦作“抹杀”。亦作“抹煞”。勾销;扫灭。
3、[弊摋]bì shā
混杂。
4、[末摋]mò shā
见“末杀”。
sà
1、[一笔抹摋]yī bǐ mò sà
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同“一笔抹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