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山:比喻力大。
举:向上抬,向上托。
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
拔山举鼎
【出典】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同上又: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阙,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释义】 项羽英勇过人,力能拔山扛鼎。
【例句】 ①拔山力,举鼎威,喑鸣叱咤千人废。(马致远[双调·庆东原]《叹世》)小令感叹项羽虽有过人的气慨,仍不免自刎乌江,因而认为世事皆空幻。②将军,举鼎拔山,只落得自刎。(张可久[中吕·齐天乐过红衫儿]《道情》)以项羽自刎故事抒发富贵似浮云的思想。③壮如霸王来扛鼎,险似韩侯出井陉。(佚名套曲[南吕·一枝花]《棋》[尾声])以霸王扛鼎、韩侯出井陉(见本书此条)故事比喻棋盘上的一种局面。④好敬德也,他有那举鼎拔山力,超群出世雄。(关汉卿(《元曲选》作尚仲贤)杂剧《尉迟恭单鞭夺槊》第四折)赞尉迟恭神力似霸王。⑤你道有左慈术,踢天弄井,项羽力拔山也那举鼎。(秦简夫杂剧《东堂老劝破家子弟》第二折[倘秀才])东堂老说扬州奴无论有什么法术,有多大力气,也逃不出两个无赖的诡计。⑥若有举鼎拔山的霸王,哎,汉高呀,你怎敢正眼儿把韩侯望! (尚仲贤杂剧《尉迟恭三夺槊》第一折[醉扶归])意为楚霸王不死,汉高祖怎敢杀了韩信。
拔山举鼎
【拼音】:bá shān jǔ dǐng
解释
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
出处
《秦并六国平话》卷下:“籍是时年方二十四,力敌万夫,有拔山举鼎之威。”
示例
一个人被鸦片束缚住了,任你是~的英雄,铜浇铁铸的罗汉,只要烟瘾一发,顿时骨软精酥,连一些气力都没有。 ★《黑籍冤魂》第一回
近义词
拔山扛鼎
反义词
软弱无力
语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力气大
英文
herculean or great in strength
成语故事
秦朝末年,项羽少年时不喜欢读书写字,叔父项梁改教他击剑,他想学抵敌万人的本事,项梁教他兵法,他不肯认真钻研,但力气很大,能举起几百斤重的鼎。同刘邦争天下8年,最后被迫在垓下乌江边自刎,感慨自己“力拔山兮气盖世”
清-彭养鸥-第一回-《黑籍冤魂》:一个人被鸦片束缚住了,任你是拔山举鼎的英雄,铜浇铁铸的罗汉,只要烟瘾一发,顿时骨软精酥,连一些气力都没有。
清-彭养鸥-第一回-《黑籍冤魂》:一个人被鸦片束缚住了,任你是拔山举鼎的英雄,铜浇铁铸的罗汉,只要烟瘾一发,顿时骨软精酥,连一些气力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