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龙

读音

kuí lóng

同音字

拼音为kuí的字 拼音为lóng的字 拼音为kui的字 拼音为long的字

基础解释

1.相传舜的二臣名。 2.古器物上的夔龙纹饰。

详细解释

  1. 相传 舜 的二臣名。

    夔 为乐官, 龙 为谏官。《书·舜典》:“ 伯 拜稽首,让于 夔 龙 。” 孔 传:“ 夔 龙 ,二臣名。” 唐 杜甫 《奉赠萧十二使君》诗:“ 巢 许 山林志, 夔 龙 廊庙珍。”后用以喻指辅弼良臣。 元 耶律楚材 《和人韵》之二:“安得 夔 龙 立廊庙,扶持 尧 舜 济斯民。”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吴刎》:“ 伯嚭 那老贼呵!我一心认是济世 夔 龙 ,谁知你是蠹国鴟梟。”《平山冷燕》第一回:“今当此春昼, 夔 龙 并集,亦当有词赋示后,今日之盛,方不泯灭无传。”

  2. 古器物上的夔龙纹饰。

    《红楼梦》第五三回:“上面两席是 李婶娘 、 薛姨妈 坐,东边单设一席,乃是雕夔龙护屏矮足短榻,靠背、引枕、皮褥俱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夔龙-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夔龙龙夔、夔、夔相
【出典】 《尚书·虞书·舜典》:“伯拜稽首,让于夔、龙。”“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神人以和。’……帝曰:‘龙,朕谗说殄行,震惊朕师,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旧题汉·孔安国传:“夔、龙,二臣名。”
【释义】 夔与龙,相传为舜二臣,一为乐官,一为纳言。后常以“夔龙”喻指辅弼重臣。
【例句】 ①叨承廊庙选,谬齿夔龙弼。(李峤《扈从还洛呈侍从群官》687)这里借以自谓忝列重臣之位。②良游盛簪绂,继迹多夔龙。(王维《韦侍郎山居》1249)这里说继迹者多为朝廷重臣。③奕世皆夔龙,中台竟三拆。(李白《送岑征君归鸣皋山》1802)这里借以称颂岑氏先辈累居辅弼重臣之位。④巢许山林志,夔龙廊庙珍。(杜甫《奉赠萧二十使君》2575)这里以夔龙喻指萧使君有济世之才。⑤帝念夔能政,时须说济川。(钱起《奉送户部李郎中充晋国副节度出塞》2666)这里用“夔”喻指李郎中。⑥糠粃当世道,长揖夔龙朝。(顾况《严公钓台作》2933)。⑦台鼎尝虚位,夔龙莫致尧。(窦牟《故秘监丹阳郡公延陵包公挽歌》3036)这里以夔龙比延陵包公。惜其逝世未能竟致君尧舜之业。⑧愧非夔龙姿,忽佐尧舜君。(权德舆《伏蒙十六叔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因献之》3620)作者时任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官居相位,故用“非夔龙姿”以自谦。⑨殿省秘清晓,夔龙升紫微。(羊士谔《和武相早朝中书候传点书怀奉呈》3698)这里以夔龙喻指武相。⑩上言陈尧舜,下言引龙夔。(韩愈《归彭城》3773)这里引“龙夔”表示自己所进之言有前贤范例可依。(11)并进夔龙位,仍齐龟鹤年。(刘禹锡《奉和淮南李相公早秋即事寄成都武相公》4094)这里以“夔龙”为喻,谓李、武二人同进相位。(12)圣朝同舜日,作相有夔龙。(姚合《和门下李相饯西蜀相公》5693)这里以夔龙喻指当朝宰相。(13)天子坐宣室,夔龙奉谟猷。(李群玉《将之京国赠薛员外》6582)这里以“夔龙”称美朝廷大臣,隐含对朝政的赞之意。(14)天子栖穆清,三台付夔龙。(李群玉《始忝四座奏状闻荐蒙恩授官旋进歌诗延英宣赐言怀纪事呈同馆诸公二十四韵》6582)这里以“夔龙”代指贤臣,赞颂天子托付是人。(15)沧海举歌夔是相,历山回禅舜为君。(曹唐《三年冬大礼五首》其五7341)这里用夔相作为当朝重臣的美称。

夔龙-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夔龙
【出典】 《尚书·虞书·舜典》:“伯拜稽首,让于夔龙。”唐·张说:“《扈从幸·韦嗣立山庄应制序》:兹所谓丘壑夔龙,衣冠巢许也。”(见《全唐诗》卷八七)唐·杜甫《紫宸殿退朝口号》:“宫中每出归东省,会送夔龙集凤池。”(见《全唐诗》卷二三五)
【释义】 夔为乐官,龙为谏官,均为舜的贤臣。后常借以喻称朝中贤能辅弼之臣。
【例句】 ①熙丰教养今成效,已见夔龙集凤池。(晁端礼《鹧鸪天》[壁水溶溶漾碧漪]437)熙丰谓熙宁、元丰,宋神宗年号。作者化用杜甫诗句,说神宗年代培养教育人才现在已有了成效,夔龙一样的贤臣已集满了中书省。②君思暂许,丘壑憩夔龙,开径竹,续岩花,小试丹青手。(刘一止《蓦山溪·叶左丞生日》795)这里化用张说诗句以夔龙喻指叶左丞,说皇帝恩准叶左丞于丘壑佳处作短时的休养。③他年身致夔龙列,少日心存翰墨边。(仲并《鹧鸪天·赠外孙夔》1288)这是预祝外孙他年可以致身朝列。夔,切外孙之名。④区区个甚,帝尧堂下足夔龙。(韩玉《上平西·甲申岁西度道中作》2056)这是说皇帝面前有很多贤臣,自己算个什么。⑤廊庙夔龙,暂卜邻交外。(张拭《向湖边》[万里烟堤]2289)这里是借以叙写朝臣郊游。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热门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