冸
冸同“泮”。《集韻·换韻》:“冸,冰釋。通作泮。”《新唐書·忠義傳·賈循》:“張守珪北伐,次灤河,屬凍冸,欲濟無梁。”宋魏了翁《賀新郎·别李參政》:“又分付,水流冰冸。”
1、冸讀音:普半切,音判,翰韻。釋文:冰釋也。通作泮。見《集韻》。
2、泮讀音:普半切,音判,翰韻。釋文:
❶諸侯饗射之宮名。西南爲水。東北爲牆。見《說文》。《段注》:王制曰。諸侯曰頖宮。鄭云。頖之言班也。所以班政敎也。許書無頖字。蓋禮家製頖字。許不取也。
❷半也。半有水、半無水也。見〔詩~水釋文〕。
❸散也。《詩匏有苦葉》:迨冰未~。
❹河名。《明一統志》:~河源出泰山分水嶺。合三溪水東南流入汶。
〔案卽水經注所謂北汶水。在今山東泰安縣境〕。
❺通畔。《詩氓》:隰則有~。
〔箋〕:~讀爲畔。